股票减持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要知道股东减持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出售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行为。通常来说,上市公司股东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在出售这些股票后,就是减持了该公司的上市股权。 一般来说,减持可分为主动减持与被动减持两种情况,分别指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将手中的股票卖出和因质押、违约被强制卖出等情况。
1. 主动减持 根据《证券法》以及深交所的相关规定,除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减持: (一)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应当在15个交易日前的3个月内预先披露减持计划;(二)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的,单个自然人或其控制的基金账户,单个机构法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单个私募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人,单个投资者及其关联人合计减持比例未超过公司股本总数的2%;(三)以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单个自然人或其控制的基金账户,个人投资者及其关联人减持比例未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10%;(四)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应在45个交易日的6个月内完成减持;(五)向特定机构投资者协议转让股份的,单次转让价格不低于转让协议签订时二级市场定价的90%,同一受让对象受让8%以上的,应当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者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批准;(六)股东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自该要约发出之日起至要约期满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七)大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的减持需要提前公告。 对于以上主动减持的情况我们大致了解,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被动减持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2. 被动减持 所谓被动减持,就是指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原股东所持标的股票被抛售的过程,主要包括质押爆仓、强平、信托违约被强行平仓、违规担保被强制执行等情形下出现的被动减持现象,其中又以质押爆仓导致的被动减持最为普遍。具体来看有如下几种情形:
以上就是关于“股票减持”概念的基本概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