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票开板什么意思?
新股上市第一天,出现涨停板的情况很多,但是往往第2天就出现下跌,甚至连续跌停!这种情况在今年的新股当中比比皆是。 比如10月19日上市的N中自,10月20日即出现跌停;10月26日上市的N可孚,当天封住涨停,次日却以跌去13%收官;11月8日上市的N雅创,首日涨停之后第二天再度跌停....
出现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新股上市首日存在大量溢价,而这种过度高估的背后是交易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 目前A股市场的新股定价仍以发行价为基准,没有考虑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新股发行的第一天,由于供应较少,需求明显大于供给,投资者纷纷抢购打新筹码,从而造成新股大幅溢价。
举个例子:假设某只新股的发行价是50元,当日盘中最高价达到70元,那么理论上这多出来的20元就是市场对于这只新股的溢价收益,其中5元属于超额溢价率(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肉”),其他15元则是由各种交易费用、摊薄成本等造成的损失。这些因为高溢价比带来的损失在首日难以体现出来,但到了第二个交易日,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将会被市场自身的力量所修正。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新股在上市首日后出现大幅低开的情形。若以低于预期价格15%的价格开盘,则意味着首日认购者因情绪高涨而多付出的成本(包括手续费等)至少可以回本了。当然,如果股价随后继续下跌,那些当日买入的人就会面临更大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高溢价情况只是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际上很难通过数据准确地计算出来。大家在参考此类研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