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股票怎么区分?
2015年,上证综指达到了5178的历史高点,之后便开始一路下滑; 与此同时,深圳的创业板却一飞冲天,从之前的千点大关冲到了近4000的点。 这就是A股市场著名的“沪弱深强”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制度上的差别所导致的。 众所周知,上海的证券交易所是采用做市商制度的交易所(其实这个制度现在已经被淘汰了),而深圳的交易所采取的是竞价交易制度。 什么是做市商制度呢?简单来说就是由一批资金实力比较强、诚信记录良好的券商作为报价员,负责向客户报出买卖价位,并据此接受客户的委托进行买卖,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波动的价格。 对于做市商而言,只要其持有的证券价格不低于买入价出售给其他人,或者高于买入价向他人买进证券,就不存在利润和损失的问题。 但问题在于,这种做市商制度有可能导致市场价格被人为操纵。因为如果交易是由一家或几家机构控制的话,他们就可以随意抬高或压低价格,通过买卖差价来获取利益。
由于做市商可以同时担任卖家和买家,所以还存在信息传递偏差的问题:那些能提前获得消息的人将会获益。 相比之下,创业板的竞价交易制度则能够较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在这里,所有投资者都是可以自由进出市场的,没有人能够控制盘面。而且每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都是即时公布的,也不会有所谓的内部信息泄露的问题。
当然,竞价交易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最主要的问题是容易被大单所影响,使得散户投资者很难在这个平台上盈利。 不过,现在深交所已经推出了集合竞价和大单拆分技术,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