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的走向何方?

子妮欢子妮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2017年始,中国经济增速开始下滑,到2018年全年仅有6.6%的增速,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最低的GDP增幅。在如此疲弱的宏观环境下,各个行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么,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行业将向何处去? 首先,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中国是生产型国家,曾经靠投资驱动,大量出口商品,赚取美元,同时带动就业和收入增长。但如今这个模式遇到了瓶颈期,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迟缓。从国际竞争力来看,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比如服装、玩具等,早已不具备价格优势;而部分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虽然具有成本优势,但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低,难以得到长远的发展。

可以预见,中国制造未来会升级换代,由数量和质量双劣势转向质量和效益并举,形成“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创新引领,质量先行。 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略中国的产业体量巨大,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家企业组成的产业链,牵涉到大量的就业。而且,目前很多传统行业仍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在这些传统行业尚未完成转型之际,新的业态又难以迅速成长起来填补空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很多行业的经营环境不会有所改善,亏损面继续扩大,利润总额大幅下降将是必然。

然而,并非所有的行业都处于同样的境遇之中。在互联网+席卷之下,一些行业正在被快速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些行业必须进行彻底的创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价值再造或重生。以快递行业为例,随着网购的不断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年均增幅达到51.4%。但随着电商零售额的增长,快递业务的收入增速却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快递业竞争激烈,企业之间过度投放运力资源,挤压了利润空间。2017年全国快递行业收入完成821亿元,同比增长30%,但净利润却只有219亿元,同比下降14%。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都面临着被颠覆的险境,如果不及时寻求创新,等待它们的将会是凄凉的末路。

当然,也不是所有行业都笼罩在互联网的阴影之下。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一些传统行业能够实现降成本的愿景,提升竞争力。以物流行业为例,通过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对供应链进行系统性优化,可降低物流成本5—10%,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无论哪种形态的行业,在大数据时代,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未来,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未来的主动权。对于绝大部分行业来说,互联网不仅仅是改变消费者诉求的问题,而是彻头彻尾的价值重构。那些仍然固守陈规,无法与时代同频律动的企业,将被无情淘汰。

郑环泽郑环泽优质答主

过去,很多人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就是廉价劳动力,但近些年来随着技术发展,这一情况有所变化。过去中国企业往往采取跟随策略,即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如今这种趋势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企业开始走自主创新路线。除了高铁,无人机也是一个典型例子。由于中国在民用领域的需求大,军事需求少,因此中国的民用无人机发展迅速,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美国的《福布斯》杂志就曾刊文指出,世界上每100架飞行的无人机中,就有约70架产自中国。

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一些行业的发展速度依然很快。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趋势的推动下,中国在数字科技上发展迅速,并且对先进技术和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

除此之外,中国对创新的重视以及对年轻人的培养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很多国家面临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而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人力支持。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好的创新基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