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多少黄金储备?
我昨天也回答了类似问题,不过好像没人看(可能没上热榜)。今天再细说说这个问题。 其实要弄清楚我国到底有多少黄金储备,首先需要知道金本位制度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各国以本国货币作为信用基础,将黄金和外汇一并作为国际结算/信用基础。这样一来的好处是减少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坏处是因为国际贸易中很多是以美元/欧元计价,所以实际上美国跟欧洲拥有了全世界大部分的黄金(1975年欧共体成立之时,成员国有法国、 Germany、意大利等,这些国家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左右)。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这个体系下,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作为世界各国贸易中的“硬通货”。其他国家进口商品不用再用黄金去兑换了,美元直接兑付就行(当然,出口国获得的是美元,他需要拿美元再去换回黄金)。 但是到了70年代,美联储连续抬高利率,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如石油等价格上涨,而当时欧美日工业产能明显过剩,为此各工业化国家对美国也是敢怒不敢言。 于是,各国开始想办法建立非美元的结算体系。这时一个所谓的“特里芬难题”出现了。所谓特里芬难题是指,如果建立一个非美元的货币体系,那么必然需要有一个储备资产,而这个储备资产必须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可替换性)和收益性。黄金显然符合这两个特性——容易存储和转移,并且保值。 从1976年开始,世界开始逐步形成了以黄金为核心的非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下,各国央行开始大量囤积黄金。据BIS数据,2000年至2013年间,全球中央银行购金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4585.5吨! 而中国在这期间一共购买了大约1054吨黄金,位列各国之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增持黄金,但是比起国外的一些央行还是少得多。比如俄罗斯在这期间购买了约4000吨黄金,瑞士央行更是疯狂,购买了将近7000吨黄金! 这么多金币金条是怎么买的呢?按照官方说法,是从2001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加入纽约金银市场,开始进行炒金业务。通俗点说是直接从西方主要国家买,或者通过香港等中介买。
至此,金本位时代终结。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2015年后开始有结构性调整,减少美元,增加人民币和黄金)。其中一部分是用美元购买的,还有一部分是用人民币购买的外国企业的股票和债券。 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外储的定价问题。我国的对外汇储备的估值一直沿用美国的标准,即市价法。也就是说当一笔外汇盈余形成时,我们直接用当日美元/离岸人民币的汇率买入人民币,这样的结果势必使得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一旦升值,用此货币计价的中国资产价值就会缩水。对于国家来说,本来100块外汇就够买10块钱的外贸商品,现在只能买8块钱了,这多出来的2块钱就要其他国家补上。当然,如果我们使用汇率中间价(即不是市价)来计算的话,就能规避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