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中国存款利率?

戴健德戴健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猜,随着人口结构改善、通货膨胀率降低和汇率稳定,中国的利率有可能稳步下降并逐步接近美国的利率水平(目前美国国债利率约为2%),直到某个时点成为全球最“便宜”的货币之一;同时,考虑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度,我国的利率不能降得太低,以维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猜我国的利率在短期内会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如2.75%),通过调整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来微调利率的水平;在长期内,先逐步减少降息的空间(因为人口结构已经在发生变化,通胀率已经逐渐降低到较低的水平),等到人口结构完成优化、通货膨胀完全消弭的时候,利率将降至1%~2%,与当前世界其他国家大体相当。至于汇率,我猜测会有更多的货币互换安排,让其他各国人民用他们的钱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既保持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避免了利率上升过快对出口的不利影响。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理想状况,其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可能是难以预期的。特别是作为全球贸易最大的进出口国,如果中美之间不得不重新签署双边贸易协议,那么利率水平很可能因此大幅升高,远超目前的预期。 不过,虽然宏观环境不明朗,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境地,但微观层面上的融资成本仍然可能在低位徘徊。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流动性充裕,融资渠道丰富,而且金融脱媒的趋势愈演愈烈,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被挤压,盈利空间缩小,为了争取业务而不得不主动降低融资的成本。

基于此,我认为中小微企业继续享受政策红利,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则随央行基准利率小幅上调,但整体仍低于基准利率。

董西芝董西芝优质答主

未来几年的存款利率有下行趋势,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未来中国存款基准利率的走势可能会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

第一种:存款利率跟随贷款利率保持相同幅度下降。如果未来贷款利率下降幅度较大,那么存款利率也会跟随保持相同的幅度下降。但是这种假设下,银行净息差会得到压缩,导致整个银行业的盈利下降。银行会失去主动下调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反而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复苏。因此这种最坏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第二种:存款利率保持不变,未来主要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手段是通过市场化报价利率(LPR)市场化下降,压缩银行借贷端价差。银行的净息差和盈利能力不受影响,而是全将LPR下行(贷款定价下行)的好处让给了企业。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还需要一些改革配套措施,比如存款利率也市场化浮动下限等。

总的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贷款定价会大幅下降,幅度在50BP以上。存款基准利率也会缓慢下降,但是幅度较小,10-15BP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