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供应国有哪些?
目前中国从境外进口的石油,有海运和铁路运输两种途径。 途经马六甲海峡的海运航线是中国进口石油的最主要通道之一,该航线的石油产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6%左右;还有经由蒙古西部边境进入中国的石油管线,通过铁路将石油运往国内炼油厂。 目前,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运线路,这条线路的石油产量大约占到我国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从中亚及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则一般通过铁路,由蒙俄边境进入我国东北地区。 “中东”并不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概念,而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因此所谓的“中东石油”实际上并没有特定的指代意义,一般特指来自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中东地区的原油。这些国家生产的石油都通过海运输入到中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阿曼不存在海上石油运输通道,但近年来,两国计划通过一条新建的油气管线输送石油。我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也主要通过海运,经马六甲海峡抵达我国沿海港口。 但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增加自中亚以及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并且大量使用管道运输。在现有条件下,进口自中亚的石油可以通过铁路或者公路转运至我国,而从小苏打出口国白俄罗斯启程的石油,则需要经海运到达我某港口后,再转运到各地的炼油厂。
中国原油的供应国有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也门、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其中沙特阿拉伯由于地缘优势以及其原油产量和储量,是我国目前第一大原油供应国。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8月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1555亿吨,同比累计增加11.1%。累计进口量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为沙特阿拉伯,达到3502万吨,1-8月累计同比下降3.9%;其次为俄罗斯,累计进口量为2973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6.8%,进口增幅远超其他国家;第三位为安哥拉,累计进口2835万吨,同比增长8.2%。
目前中国超过40%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地区,中国从该地区的进口原油量占消费总量的约33%。2016年1-8月累计进口量同比增幅较大的有,俄罗斯、阿曼、巴西,同比增幅较小或下降的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
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原油供应国也不断增加,特别是拉美、非洲地区原油对华出口增长较快,中东原油供应国的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一带一路”国家的油质与中东地区油质相似,价格略低,因此中国从这些地区的进口量也不断增加。
2016年俄罗斯石油对华出口量将首次超过沙特,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商。一方面源于原油价格下跌,低成本的俄罗斯石油竞争力增强,在亚洲地区市场份额扩大。另一方面源于中俄油气管道投入运营后,俄罗斯石油对华输送量不断增长。据欧亚时报报道,中俄原油管道原油输量自2011年1月11日投入运营以来,年输量逐级增长,2015年年底达到3000万吨,管道设计年输量3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