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谁发起成立的?
1988年,深圳蛇口发生“大爆炸”,200多人伤亡,500多栋房屋损坏,一座大型油库变成一片火海。这起意外事故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彻底查清事故原因。 当时正在美国学习保险专业课程的孟晓犁被召唤回国内参与调查,并就此建议成立一家专业性保险公司来承保企业财产损失和责任风险。他的提议获得了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刘鸿儒的赞许,并在不久后付诸实践。 1991年底,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金3.6亿元人民币(其后多次增资扩股),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化经营财产险的公司。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和首家回归A股的上市保险公司,中国平安凭借强大的业务能力和风险管控体系,连续多年实现资产高质量、高效率增长。截至2017年末,公司总资产达4681亿元,全年实现营收1244亿元,净利润1114亿元;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中国平安位列第344位,较去年上升30位。
目前,中国平安已形成以保险为核心,资产管理、银行、信托、互联网等为骨干的金融集团,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主要业务遍布全球15个国家及地区,为超过5.2亿名客户提供服务。
中国平安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在马明哲先生等创始人日益前瞻性的眼界指引和英明领导下,公司以“探索、创新、机遇、共赢”为核心价值观,逐渐成长为集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已从一家地区性保险公司飞跃成为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在《福布斯》“全球2000强”中名列第89位,居全球银行和保险公司排名第7位;在美国《财富》“全球领先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70位,并成为入选《时代》“全球最具创新力100家公司”的中国保险企业。中国平安在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地公开上市。
从一家地区性保险公司飞越成为具有全国性综合金融集团的建设初具雏型,中国平安创造了中国企业发展史上又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平安现象”,演绎了一段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奋斗史。在平安发展二十多年的历史里,它经历了多次业务转型、体制变革、规模扩张和版图的扩张。尤其是2003年改革以后,中国平安通过持续的管理革新,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国际化标准的公司治理架构及制度体系,形成了科学的、与市场接轨的经营管理机制,人才和队伍逐步走向国际化、专业化的道路。2008年,平安集团启动人才强司战略,面向全球公开选聘5名执行总经理(包括一位CEO),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服务界,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国平安“创新”的品牌灵魂,进一步拉近了中国平安与国际大企业的管理距离。
截至200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7052亿元,个人客户数超过4000万。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平安共有约31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11万名营销员(不含子公司),建立起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代理人销售网络。
伴随中国平安的成长,其企业品牌也蜚声内外、卓著远扬。2008年11月,中国平安凭借在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公益慈善等方面的杰出表现,荣膺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颁发的“中国十大品牌年度大奖”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奖”。
品牌是企业的魂。中国平安以探索、创新、专业和诚信的文化为土壤,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蛇口破土而出。二十几年来,在稳健经营的“如履薄冰”的文化理念主导下,中国平安立足本土,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致力于成为“有民族品牌的、最具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之一”。2009年8月,中国平安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公司之一的智威汤逊“BrandZ”评选2009年中国最具价值50品牌榜,这是中国平安连续第4年荣登此项品牌榜。在过去的3年里,中国平安的品牌价值由40.30亿元攀升至128.27亿元,成为保险类上榜公司中品牌价值增长最快和排名最高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