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企业税收贡献?
企业的纳税义务产生于营业收入的实现,但营业收入不是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才是。要计算出企业的纳税贡献就需要先计算出其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总额+税款本息和 上面的公式是计算应纳所得税税额的一般公式,其中收入总额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成本(费用)总额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
由于税收政策规定不同项目的费用的扣除比例和方法不一,在运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各项费用扣除的限制条件。 在计算出企业的应纳所得税税额后,再减去准予扣除的税款及附加,就是该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款金额了。 税收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工具之一,正确的税务规划可以帮助企业在合法的情况下降低税务负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税收贡献率是度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企业税收贡献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企业利润与企业税收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利润与应交税金的比值,可以用下式描述:企业税收贡献率=应交税金/利润总额*100%.企业税收贡献率侧重考察企业创造利润被国家所分享的成果,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合理地降低各项消费,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及个人三者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
对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效益既包括国家得到的效益,也包括企业留利的效益。前者就是通过上缴国家的税收来实现的,税收的绝对值和所占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应当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努力提高企业对税收的贡献程度。企业税收贡献率越高,表明该企业为国家创造的财政收入越多,反之则越少。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不能仅仅就企业自身效益考察,还应当把其上缴国家税收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评价,只有当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为国家积累的税收增加,才是真正的有实力的企业。
企业税收负担率是度量企业税收负担轻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考察企业税收负担的绝对指标,侧重考察企业实际缴纳税收的绝对数量。这个指标越高,企业需要上缴给国家的税收就越多,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就越重。在企业的经济指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税收负担率越大,企业得到的净收入就越少,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就越重。反之,则得到的净收入就多,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就越轻。
从总体上看,在企业的经济指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负担率与企业税收贡献率是此消彼涨的关系。因此,企业在进行自我财务分析时,应将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和企业的实际承担税收负担。在企业利润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应设法实现高贡献率低负担率的目标,即努力做到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