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行政中心在哪里?
首先,这个“副”字就有问题,北京没有“副”行政中心。 国务院和各部委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办事处、派出机构等叫做“总部/总公司/管理中心/办事处/分公司/分支机构/代表(办事处)处”等等,这些机构的办公地点,不属于行政区划。所以不存在“某市是某某部的直属机关/所属单位/下属机构”“某区是某某部的基层单位/直属企业”……的说法。
举个例子来说明以上问题的存在性。 现在有说法称“国家体育总局拟选址通州建设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很明显,通州就是国家的某个部门的直属机构了;或者说是国家体育总局的某个直属单位。 但事实情况是,通州的规划与房地产密切相关,而跟体育一毛钱关系都没。所谓的“基地”只是用来盖房的。如果真有哪个部门能在通州直接划拨出一块地来盖房(这是不可能的!),那也只是该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的性质而已……跟中央驻京办事机构是一个概念——这类机构多了去了,除了几个特殊行业(金融、保险等)的外资机构外,绝大多数都是部级单位在北京设立的内部协调机构。例如铁道部在京设立的路局机关(铁路局在地方上的分支机构称为铁道分局)……等等吧。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北京通州的“行政区属性”正日渐突出,北京市级行政中心东迁通州消息落定。通州区区委书记杨斌在昨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推介会上宣布,“通州地区已经完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的编制,编制单位就是曾经参与建设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的法国夏邦杰公司。”
此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部门搬迁通州被媒体报道多次,但一直未得到官方证实。此次公开宣布通州即将迎来北京行政中心东迁落地的消息后,杨斌介绍,目前行政办公区已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完成规划设计,行政办公区面积约为 245公顷,未来将为通州提供80万至100万的优质人口。
根据目前的报道,可以判断北京市级行政部门将从此前的西城区逐渐迁往通州区,但并未说明整体迁移或部分迁移,预计首批迁移的行政部门将作为“排头兵”迁往通州,如北京市国资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最终的迁移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行政东迁助力通州发展
根据通州区的公开政务网页显示,其辖区面积约5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4万,距离天安门25公里、距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0公里、距离河北天津仅50公里、距离通州北运河至天津七里海入海约40公里(目前通州运河至天津段已通航)。通州是北京平原地区最后一块较大可以开发的区域,与河北廊坊三河、大厂、香河等三县之间仅隔着一条潮白河,而且通州地势平坦,多水路,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
作为北京东部门户,通州区在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是漕运重镇、军事要塞、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2010年北京市政府批复实施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实施包括交通枢纽、交通场站、仓储基地、邮政枢纽等在内的综合型物流园区在通州发展”,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通州区确立了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国际现代化河畔生态城、京津冀区域重要节点、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发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