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北京片区老总是谁?
2016年的时候,我还在海航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工作。当时,我们集团正在全力发展海南机场(现在改为海南航空),因此将原在北京的运营基地撤销了,所有飞机全部调往海南。为了尽快完成迁场工作,集团从各地抽调人员到新机场开展工作。我被从分公司调到总部,先是在财务部,后又被调到运行控制部。 运行控制部主要负责集团运行管理及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等。由于部门领导觉得我的专业背景适合做重大风险的梳理和分析,因此把我从集团总部借调到风险管理部,参与编制集团的《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是集团层面风险评估的顶层文件,其编制过程严格遵循了国内外通行的风险管理方法,既包括了定性分析,也包括了定量评估;不但进行了单因素分析,还开展了敏感度与不确定性分析。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份全英文的《风险清单》初稿。 为了让《风险清单》更贴近实际,我们还专门聘请了一线机长作为外脑,参与了部分内容的讨论和修订。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借鉴了国际民航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比如,根据SMS体系的要求,对每一个风险都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主管,以确保风险的持续可控。 《风险清单》最终定稿之后,由风险管理部以邮件的形式向集团所属各公司发送,要求其参照《风险清单》的内容开展内部风险评估工作。
除了《风险清单》外,我们在集团层面还编制了其他一些管理手册和规定,如《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指导书》、《安全事故报告要求及程序》、《安全隐患治理规定》等等。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为集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顺利实现了民航安监部的合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