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好吗?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固定资产投资(简称“基建”)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完善投资管理体制,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2019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决定》中提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等; 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也指出,要合理把握节奏,优化结构,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基建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地位依旧稳固,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基建投资的冲动性需求正在被缓慢消减,项目决策更加科学化、理性化。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投资在稳定增长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从供给端来看,目前的建设能力已经远大于需求,大量资金、资源、人力等要素不断向基建领域集中,供给能力快速放大。 在这种情况之下,通过加强监管来引导基建投向、规模和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除了加强顶层设计之外,还需要各参与方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需要强化风险意识,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摒弃盲目投资和跟风炒作行为,正确看待基建的投资机会;同时提升行业自律水平,共同构建合规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