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什么时候崩盘?
在美国的金融海啸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现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前每个人都看好美股,而金融危机之后每个人都在嘲笑美股?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低估了决策者在金融崩溃前的恐慌程度!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不仅迅速救市,而且出手相当大方——因为美国当时有足够的钱(比中国还富)。为了减轻金融机构的偿付压力,美联储大幅下调基准利率至接近0%,并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同时,财政部也立即行动,向银行注资5000亿美元,购买不良资产。
当然,这些救助措施的效力是有限且存在时间的,当金融市场继续下坠的时候,任何政策都会显得力不从心。到2008年9月,金融危机已经明显影响到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开始取代对金融体系的担心。此时,联邦政府又推出了总金额达到7000亿美元的拯救计划以支撑经济复苏。该计划在获得国会通过以后,当天就得到了联邦法院的批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美元流动性紧缺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因此美联储除了降息以外,仍然采用量化宽松的策略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就是说直到20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仍然在实施宽松政策。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于美联储无限量QE的状态中。另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虽然欧美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救援措施,但美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像2001年互联网泡沫那样整体破产,政府也没有像2008年一样再次出手干预。这正是因为过去几年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在不断的集聚,每次风险来袭的时候,都有更多的风险被吸收。2007年日本央行被迫降低利率、启动量化宽松的时候,市场对于日本央行的前景并不乐观;然而到了2008年,美联储同样面临非常尴尬的处境,市场同样不太看好美联储的作用。
最终,在全球各国央行相互妥协的情况下,全球货币供给才实现了边际改善。 但现在的问题是,全球各国都是“穷得厉害”,谁也不愿意再为别的国家埋单,特别是中国已经开始意识到美元超发导致的通货膨胀的危险,并且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进口,减少外汇占款等措施进行应对。如果其他国家不再接受美元的通胀,而美联储却仍然坚持宽松立场的话,那么美元指数可能再度下行,而这对于美股来说并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