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圣何塞蔚来?
最近,NIO House 在美国圣地亚哥的开业引起广泛热议。这是 NIO 出海的重要一步,也是李斌「5000 台/月产能底线的疯狂」的又一例证。作为国内新创企业的代表,李斌的造车梦不止于服务中国用户而已。据李斌透露,明年将登陆欧洲市场,后年正式进入北美市场。 今年前八月,蔚来交付了 3626 辆 ES8,位列电动车销量排行榜的第四位(与特斯拉 Model S 并列)。
但相比起已经在全球市场驰骋多年的传统汽车巨头们而言,蔚来依然是个年轻的企业。它身上的新创企业属性,使其在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乃至融资方面都面临着不同于传统车企的挑战。而最为外界津津乐道的,则是它身上那股创业公司的「狠劲」。 这从李斌的言谈举止中便可略知一二。面对媒体采访时,李斌时常语出惊人;而当你浏览他微博的时候,更会惊叹于这个人的「自信」。 以最近的例子来说,当被外媒问到为什么中国新势力造车的成功比例高于美国时,李斌就非常「自信」地表示:「因为在美国,任何一家新车企要想获得充分投资,并建立规模领先优势是不可能的。而我们恰恰做到了。」 而在去年接受《财经》专访时,李斌就曾直言:「我认为最后能活下来的新造车企业不超过三家,现在来看,这个数字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小。」 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劲头确实挺令人动容,但如果深入剖析的话,其实李斌身上有着太多值得称道的优秀品质。比如他那始终如一的坚持——无论是对于 NIO 还是对于他自己。
早在创办 NIO 之前,李斌就已经通过奇瑞车和邦奇助力实现了从 0 到 1 的突破,从而奠定了其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而创立 NIO 之后,他又一次次凭借自己的「自信」和「勇敢」一次又一次打破市场的猜测和质疑,最终让新的汽车品牌得以从 1 到 10,从 10 到 100……直至今天,我们有了 NIO House 和 NIO Day。 而这一切,也许仅仅源于李斌自己所说的:「我想做的事儿还没有做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