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降准?

都邑常都邑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简单明了的回答,为了刺激经济下的大放水 再详细的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所谓的降准是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按规定缴纳的税款和交纳的保费,其比例一般由央行决定。也就是说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社会的融资成本和流动性。

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下利率是货币的需求(利息率)与供给(融资成本)的函数。而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两大类。其中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和公共消费等。金融政策则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在进行中,所以金融政策中的利率仍然是调控的主要目标。通过调节利率的水平可以影响资金的供需。但利率水平是一个相对被动的变量,因为它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此外利率对成本的反映存在时滞现象所以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效果。这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了。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提高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不是个人和企业。所以不会对市场产生“大水漫灌”的效果。只会改变市场的资金成本和流动性。当然如果央行采取定向降准的方法那么影响范围会更小一些。 但这次央妈明显没有打算这么温柔。因为这次降准0.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还意外地取消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两大利好可谓是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首先,全面降准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变多了。流动性的边际供给大幅增加。这对于当前低迷的经济而言无疑是“大水漫灌”了。很多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大量货币供应会造成通胀。但从历史数据来看,通胀并没有随货币供给出现大幅回升的迹象。而且这次降准是面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并不是针对某一类主体。因此很难通过紧俏的商品价格来传导通货膨胀的压力。反而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多,企业经营活动的增加。商品的价格应该会有降的空间。因此本次降准对物价的传导是下行效应。

其次,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也是一大亮点。对于储户来说之前存定期的时候利率最高只能上浮40%。但现在不同了,以后可以在基础利率上上浮30%甚至更高。这对于百姓存款的收益是有很大的提升的。尤其是近年来基础利率不断下降。这种收益上的提升实际上是在变相缩小存款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从长期来看应该是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汪寒轻汪寒轻优质答主

从宏观层面来看:

1、降准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下,降准是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常规手段,释放出货币政策更加灵活稳健的信号。同时,降准可以提升货币乘数,提高货币供应量,促进宏观经济指标平稳。此外,降准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助于基建、地产、制造业和消费等领域的平稳或逐步回暖,从而提振经济。

2、是逆周期调节的需要。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因此,降准是强化逆周期调节的体现。

3、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国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需要货币金融环境提供更适宜的条件。降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融资难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看:

1、为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资金来源。本次降准能够释放出部分中长期流动性,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做好资产负债管理,为市场提供稳定的信贷供给。与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相比,降准获取的资金没有期限,无需支付利息,这就降低了银行的负债成本。

2、使商业银行有更大的空间和余地让利于企业。根据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此次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能够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通过发挥银行传导作用,降准可以促使银行以更优惠的利率向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支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